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分析
分类:网络技术日期:2011-11-18 - 21:21:40评论:4条作者:老谢
实验目的:分析IP报头数据段组件,了解数据帧结构
实验软件:Wireshark(OmniPeek下载中……朋友介绍说该软件抓包更强大)
实验线路:ADSL
| 前导码 | 帧开始符 | MAC 目标地址 | MAC 源地址 | 802.1Q 标签 (可选) | 以太类型或长度 | 负载 | 冗余校验 | 帧间距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0101010 7个octet | 10101011 1个octet | 6 octets | 6 octets | (4 octets) | 2 octets | 46–1500 octets | 4 octets | 12 octets |
| 64–1522 octets | ||||||||
| 72–1530 octets | ||||||||
| 84–1542 octets | ||||||||
由于抓包软件的问题,只能抓到二层以上的数据帧内容,前导和FCS等等无法抓到,正在下载OmniPeek,下载完以后再尝试
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,抓到一个数据帧,其中有一个”trailer”字段,网上查阅也查不到资料,后咨询某ie查扣得知,该字段为“垫片”,当帧无法满足最小的64字节后,用该字段来填充让其满足最小的64字节。

二层以上数据帧最大1518字节,6字节源地址、6字节目的地址、2字节类型字段、4字节垫片、加起来总计18字节,正好满足标准MTU 1500字节的大小。
14头部 + 上部46 + fcs 4= 64 ,不算fcs一定是60,填到刚好满足就够
二层以上如果不足46 则在二层上会加入垫片


最新评论
秦大叔:现在都是够用就好,不想太折腾了。
Andy烧麦:X1C 5th 2017年-2022年,走南闯北...
王叨叨:自从换了typecho,博客也不怎么出问...
王叨叨:我准备给我的老笔记本搞一个linux系...
大D:台式机现在只能是AMD YES!
springwood:查询了一下,ThinkPad x1c 9th ...
黑石:特斯拉和小米,选哪个?不是很懂车,就...
Huo:电车的确开着舒服,也是纠结想换电车,...
zwwooooo:类似以前做网站开发时,一开始有自...
老陳网志:有点高端,像我们整点nas玩玩就够...